
李静曄
怀着一股热诚和力求完美创新的执着,在30余年的幼教工作生涯中,李静晔教授总是披星上班,戴月回家,自我学习成长,充实园内的教学设施,帮助弱势学童。

熊玉雯
我们可以为孩子提供高低不等的悬挂玩具,但一定不要拼命要求他在一定时间内能够跳多高。更多的要看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体验了什么,积累了什么,这才是早教的意义。

吴秋毓
很多父母习惯性考虑“我想给孩子做什么”,不经意间忽略了“孩子需要什么”。孩子是带着先天的成熟时间表降生的,他会循着一定的生理规律自然发展。在不同的阶段里,孩子需要的环境刺激也是不一样的。注意观察孩子的眼睛看什么,手的指向是什么,以此提供相应的互动和刺激,让他的兴趣点能够有所延伸。

吴琼
有的妈妈以为,“刺激”就是让宝宝认字卡、背歌谣、算算术。其实,早期灌输知识性的东西意义并不大,大部分知识孩子后来都遗忘了。反而给孩子提供自然、丰富的环境,让孩子多看、多听、多闻,用身体多接触、多运动,亲子之间多交流、多互动,这些感官、语言和情感的刺激,对宝宝的大脑才是更为有效的雕琢。